“昕昕会说话了,她会叫妈妈了,会叫妈妈了,谢谢你们”站在康复治疗室门口的昕妈拉着言语治疗师的手激动万分的说个不停,虽然大家都带着口罩,但依旧能感受到昕妈的激动和开心。
“1岁时的昕昕,和其他同龄的小孩没什么两样,喜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虽然我们听不懂,但是很高兴,因为我们觉得昕昕很快就会喊爸爸、妈妈....….,然后会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美好的画面已经在脑海中浮现了无数次了。时间一天天过去,昕昕并没有如我想象中的那样,张口喊爸爸、妈妈,我们安慰自己说贵人多语迟,再等等!但是到了2岁,昕昕还是不会说话。”这是第一次(7月15日)昕妈带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时,和接诊的胡荣亮医生说道。
随后,胡医生为昕昕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评估检查,检查结果分析,考虑昕昕目前存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
人的成长发育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语言发育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或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
儿童语言发展表
这类孩子由于大脑发育不全,常常还伴有其他问题:如不愿与人交流、与别人缺少目光接触、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多动、乱扔东西、智力低下等异常行为。
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病因有:智力低下,听力障碍,自闭症,脑瘫,唇腭裂,发育性失语症以及脱离语言环境(狼孩)等。
如何发现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情况?
以下为您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康复机构进行相关的测试和评估,如果经过评估孩子的智力正常,可能仅仅是由于个体差异而说话晚一点,父母则不必惊慌,只要及时注意语言环境和加强语言训练,随年龄增长,孩子2岁左右会逐渐慢慢说话,3岁语言基本可达同龄儿童水平。但如果儿童的智力、运动以及社会交往功能不正常,则这种语言障碍很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详细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治疗。
言语治疗师正为儿童进行语言评估及治疗
延伸阅读01孩子不说话或者口齿不清,需要剪舌系带吗?
一般情况下,舌系带对于语言的影响很小,即使是真正的舌系带过短,也只会影响到部分发音,主要是翘舌音,比如:“dtnl”等辅音。
如果确诊舌系带过短,可以通过舌系带矫治纠正,术后如果孩子的发音可以很快恢复,则不需要处理,而如果已经养成了不良的发音习惯,那要进一步进行言语功能训练。
02电子产品对语言发育有影响吗?
2岁以内的孩子,要避免孩子单独看电视,尽量减少孩子接触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机会。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也应该限制孩子接触电子媒体的时间,而且去做到:
1、筛选适合的内容;
2、家长共同参与(一起使用,一起讨论);
3、合适的控制和管理(时间、地点、频率等)。
03多语言家庭,如何去给孩子营造语言环境?
一般情况下,建议对0-2岁的孩子尽量使用一种语言(方言),如果难以做到,那么尽量保证每一个人只使用单一语言(方言),就比如爷爷奶奶只说家乡话,爸爸妈妈只说普通话,避免出现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一会说普通话,一会儿说方言的情况。
“贵人语迟,遗传父母”
有的孩子1岁多了还不能叫“爸爸”、“妈妈”;
两岁了,还不开口说话,
经常被家长误认为
孩子说话早是聪明,说话晚是“贵人”
并没有觉得孩子有语言问题,
说爸爸开口讲话也很晚,
上了幼儿园和小朋友一块玩耍就好了,
殊不知,您的孩子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
而家长“观望”的态度
很可能使得小朋友错失早期诊断及干预的最佳时期。
儿童康复治疗团队往期精彩砥砺前行
康复医学科成功举办广东省卫健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