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县有一名女孩小丽(化名)因患先天性腭裂,两岁多了还没学会正常说话,上嘴唇的裂口也给她平时的饮食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近日,在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和广州市卫计部门的共同帮助下,为医院和慈善基金,全额资助并顺利完成腭裂修复手术,目前正在家中休养康复。
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驻连山县工作队帮扶干部陪医院
不敢去治疗
家庭贫困,担心手术费用太高
小丽到今年9月满三周岁,是一名壮族女孩,家住在连山县小三江镇的一个山村里,她家是村里精准扶贫的贫困户。她一出生就患有腭裂,到了学说话和学吃饭的年龄,但却因为上嘴唇有一道裂口,说话时漏风,发音不准,平时的饮食也很不方便。小丽的父亲说,小丽长这么大了几乎没怎么说过话,即使是说了也基本听不清在说什么。
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驻连山县工作队队长吴淋坚告诉帮扶君,小丽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母在外地打工,做建筑、搬运等临时工作,平时照顾不到小孩。小丽和5岁的哥哥便长期住在外公家里,成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而且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兄妹俩都没上幼儿园。小丽的外公在连山当地的一个小水电站做看守值班,外婆在家养一些精准扶贫支援的肉猪和照顾小丽兄妹的生活。
小丽的父亲说,家里也想早点为小孩做手术,好让小丽能像其他小孩一样正常的学说话、学吃饭。医院了解情况,医院还不能做这个手术。他猜想要到清远市或外地做的手术,费用开支一定很大,担心家里难于承受,所以一直不敢去做。随着小丽慢慢长大,家里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个多月前,连山工作队去小三江镇考察对口帮扶项目进展情况,路过小丽外公家的时候,正好碰见了小丽。吴淋坚说:“当时看到小孩的上嘴唇缺了个口,说话都说不清楚,这也导致她害怕和别人说话,而且又是贫困户,很揪心,当时在心里就决定要尽力想办法帮助她治这个病。”
吴淋坚告诉帮扶君,还在村里的时候,他医院咨询做手术的情况,接着又向县卫计部门和广州的一些医疗机构等多方联系求援,均未得到满意的回复,无法形成可行有效的救助方案。于是,他便向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的领导汇报,请求援助,提出希望多方联动,争取尽快联系到广州能做医院并获得资助,尽最大努力帮助小丽。
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驻连山县工作队帮扶干部陪医院
顺利做手术
医疗帮扶,医院和公益慈善基金资助
据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民生社会办副主任肖新才(广州市卫计委派出帮扶干部,医学博士)介绍,收到连山工作队求援的信息后,他迅速与广州市卫计委对接商量解决办法。在得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曾做过相关慈善项目并在清远开展过义诊后,又迅速联系该院对接商讨援助办法。
肖新才告诉帮扶君,虽然腭裂修复术在广州是常见手术,医院均可做,但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此病治疗方面优势比较明显,同类手术数量位居广州地区首位,手术成功率较高。选择该院还考虑其是广州市卫计委属下机构,对口帮扶清远,而且有相应基金可以资助完成手术。
“一方面要把握手术时机,尽早治疗,这对患儿的面部骨骼发育、语言学习等都有帮助,另一方面患儿来自清远北部山区贫困家庭,无法承担数额较大的医疗费用,医院的同时也要找到资助费用来源。”肖新才强调,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援助小丽及其家庭,最大限度降低病情对小孩成长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经过综合研究,最终选定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小丽做唇腭裂修复手术,并为小丽申请到了该院针对唇裂、腭裂儿童救助基金的资助,包括治疗和康复期间的手术及药物等全部费用。
在各方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小丽的整个治疗过程很顺利。6月12日到广州,14日做手术,19日出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外联部主任易灵敏、干事仇舒颜和口腔科主任崔颖秋等为了小丽能够迅速住院和接受治疗尽心尽力。连山工作队全程跟进并协助办理入院、申请资助等手续。
这次到广州做手术,小丽和家人都是第一次到广州,人生地不熟,各方的爱心帮助为治疗过程提供了许多便利。“在医院和落实手术资助后,小丽家里还在为去广州的交通和食宿等费用犯愁。”吴淋坚告诉帮扶君,知道这个情况后,连山工作队经多方筹措支援了小丽家里元,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治疗工作得以迅速启动并顺利完成。
帮扶君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